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

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2年7月31日   点击:12773
最近,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就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有关部门和乡镇、7家民营企业两个层次,召开了座谈会,走访了几家民营企业。
一、我市民营经济步入快速扩张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陆续出台了鼓励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助推民营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一季度末,全市私营企业累计注册3360家,其中:一产284家,二产1712家,三产1364家。制造业企业1672家,占企业总数的49.7%;公司法人企业1778家,占企业总数的52.9%。个体工商户累计16521户,注册资本79.32亿元。特别是去年来,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平均每天都有1-2家民营企业诞生,新增注册资本已连续5年位居镇江市第一。目前,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六成以上、财税收入的六成以上、安置就业的七成以上来自民营经济,对富民强市的贡献日益突出。
—— 产业特色初步彰显。全市民营经济初步形成了六大支柱行业:一是输变电行业。共有企业12家,08年实现销售35亿元。二是针织服装行业。共有企业17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家,08年销售收入10亿元。三是工艺玩具行业。共有企业50家,08年销售3.5亿元。四是建材行业。共有企业80家,08年销售15亿元。五是医药化工行业。共有企业25家,08年销售18亿元。六是机械汽配行业。共有企业70余家,08年销售38亿元。六大行业企业总数超过400家,销售接近120亿元。
—— 企业规模开始扩张。08年,全市开票销售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333家,开票销售116.8亿元,其中销售超亿元的企业25家,开票销售59.7亿元;全市3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19家,超过半数,销售收入3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五分之一。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具备了“二次创业”的实力,纷纷开始扩能改造、新上项目,企业规模呈现快速扩张势头,宁武化工环氧沥青项目、兴文包装蜂窝纸板项目、大全三角支架项目、三圆包装200-250升塑料桶项目、金鑫联合铜材500万伏电磁线项目等,为这些骨干企业的成长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一半以上,其中85%以上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至08年,民营企业具有江苏省名牌产品9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71个,江苏省著名商标10个,授权专利申请280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4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国家重点新产品1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个,宁武化工被评为全省百家优秀科技成长型企业。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能力显著增强。
现在,区域发展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大项目的竞争、民营经济的竞争。近来,国家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了“扩内需、促增长”的4万亿投资计划,并陆续颁布十大行业振兴规划,加之增值税转型、原材料价格下降、利率下调等,为民营经济扩大投资,实施技术改造、优化升级、并购重组带来了契机。如果我们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创业欲望,加强引导,注重激励,积极扶持,就能在我市民营经济进入扩张阶段迎来强劲发展。
二、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大家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反映比较突出、问题比较集中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思想观念上有“两怕”。一是领导怕担责任。企业的同志反映,有些干部讲解放思想多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到具体事情时还是中规中矩,缺乏为发展担责任的魄力和勇气。现在要新办一个项目,一套程序走下来,最快也要半年时间,领导干部能不能真正解放思想,学习南京等地的做法,让企业“先上车,再买票”,或者适当缩短办理时间。二是企业怕冒风险。乡镇和部门的同志反映,本地的民营企业家进取意识不强,怕冒风险,小富即安,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进取精神,你追我赶的创业氛围不够浓厚。
2. 发展环境上有“三难”。大家认为,这两年我市的发展软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手段不断改进,政策陆续出台,总的是满意的。但是,企业和乡镇对部门服务这一块意见还比较多,认为在发展环境上还有“三难”:一是扶持政策难落实。近两年,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的很难落实,特别是垂直部门,往往拿上级部门的文件对抗地方政府的文件。也有企业反映,对政府的扶持政策不了解、不清楚,有关部门和乡镇宣传、服务不够。二是服务收费难降低。主要是部门收费弹性较大,有的严重偏高。宝华一企业电力增容,需换一台变压器,电力部门要价100多万元。其他乡镇对电力部门也有类似反映。一些企业反映,在厂房报建时,有关部门仍按老标准执行,若要按市政府文件规定的新标准执行,需要局长审批。三是土地资金难保证。我市用地指标本来就很少,主要向“五大板块”、重点工程、招商项目倾斜,民营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用地比较难;金融部门贷款集中度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流动资金都难以保证,发展资金就更为紧缺。大家反映,土地、资金已成为制约我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
3. 产业基础上有“三低”。与扬中、丹阳比,我市的民营经济缺乏明显的产业特色,产业、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不太高。主要表现为“三低”:一是产业层次低。我市的民营经济大都是纺织、服装、玩具、化工等传统行业,技术含量不高,生产方式粗放,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不强。二是产业集聚度低。除资源型的建材和输变电产业外,优势产业不突出,企业配套协作能力不强,缺乏有一定知名度的终端产品,缺乏真正能发挥龙头作用、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三是管理水平低。民营企业在体制和机制上离现代企业制度相去甚远,很多还是家族式经营、一人化管理,不太注重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员,管理水平不高、创新意识不强、奋进动力不足,制约着企业做大做强。
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 用大手笔勾画发展蓝图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有利于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扶持,激发企业做大做强的意愿和动力,是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指导性蓝图。“五大板块”战略为我市提供了清晰的区域发展规划,但就民营经济而言,缺乏明晰的产业发展规划。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结合我市现有的产业基础,对接“五大板块”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我市的民营经济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以大手笔描绘民营经济发展蓝图。规划上突出三点:
一是做强支柱产业。着眼提升产业层次、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知名度,加强对现有优势产业的培育、扶持、整合,争取用3-5年的时间,形成2-3个销售超百亿元的支柱产业。当前,要加大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招商,充分发挥龙头的集聚吸纳作用。要加快出台《句容市输变电配套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激励输变电配套产业发展壮大的意见》,率先把我市基础较好的输变电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知名度。
二是培育规模企业。大企业缺乏是我市民营经济的“短腿”,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3家,是丹阳市的一半;销售超亿元的企业25家,是丹阳的四分之一;丹阳销售超10亿的企业近百家,有6家上市公司(今年可望达10家),而我市都还是空白。因此,要对全市现有规模企业梳理排队,对发展空间大、科技含量高的成长型企业,加强引导,重点扶持,力争三年内培育一批销售超10亿元的规模企业,并争取几家企业上市。三圆制桶正在筹建博士后流动站,争取年内建成全国首家企业制桶研究所,公司三年目标是:成为全国制桶行业的标准制定者,创10个以上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企业上市。此外,宁武化工、华阳金属管件、大全铁路器材及几家电磁线骨干企业,都有望冲刺10亿元销售目标。
三是打造精品园区。依托开发区、临港工业集中区、空港新区和各镇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一批民营经济园、产业园,鼓励开发建设标准厂房、创业基地,对投资开发经济园区的给予政策优惠。加强对富达创业园的培育和扶持,引导一批中小企业进驻创业园。加快输变电产业园的规划建设,高起点规划,强投入建设,着力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精品园区,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输变电产业基地。
2. 下大决心营造发展环境
一要培育全民创业氛围。加大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点燃全民想创业、敢创业的热情。加强对创业典型的宣传报道,使创业者更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全民的尊重。每年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表彰大会,表彰先进典型。全面降低创业的门槛,鼓励兴建各类创业园、创业街、创业基地,鼓励一批劳动者、消费者成为创业园(街、基地)的投资者、创业者。鼓励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机关退职人员离岗办实业,或到市内企业兼职,助推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要激发企业做大欲望。鼓励企业二次创业,制订新增投入奖励办法,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除享受现有的市领导挂钩和保护政策外,全市性的有关会议、重大活动,安排他们列席和参加,形成惯例,增强企业家的政治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组织人事部门将企业家队伍的建设纳入工作范畴,有效实施“打造大老板”工程。要尽可能地安排企业家担任社会职务,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家参观考察、学习培训、举办讲座,努力提高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要提升政府服务水平。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平台,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能,实现行政审批的便捷化。对一时难以办成又具有确定性的项目,可以解放思想,先开办、后补办。其次,要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对近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强化执行与督查,突出解决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设立投诉电话,接受企业的投诉。第三,切实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突出解决中介代理收费和少数部门收费过高的问题,真正使我市成为周边税费较低的地区之一。
3. 花大力气解决制约“瓶颈”
一是构建资金保障体系。(1)鼓励和保护民间融资。至3月底,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98.05亿元,民间投融资的潜力巨大。人民银行、发改委等部门要加强对投融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积极兴办小额贷款公司,组建投融资中介机构,促进民间投融资规模的扩大。(2)推动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对资产负债率较低、产品技术含量较高、销路好、效益好的民营企业,人民银行和发改委应积极为其提供支持和服务,促使其尽早通过债券市场融资。(3)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对三圆包装、唐邦机电等自身积极性较高,又属成长型、科技型企业,推荐其在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融资。(4)加强担保体系建设。要认真解决我市信用担保机构偏少、担保资金不足的问题,逐步完善担保机构的运作机制,扩大担保资金规模,放宽担保范围,以满足全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需要。(5)对投资密度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及扩能改造项目,优先保障土地、资金供应。
二是搭建技术创新体系。市发改委、科技局要组织引导社会科研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积极争取新产品开发专项计划资金,争取国家创新基金。指导和帮助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研发机构或创办合资公司,力争创成一批省市级技术中心。重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民营企业人才发展基金,奖励在科技研发、成果转换、制度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和科技人才。提高民营科技人才工资所得税征收基数,允许将其工资报酬列入技术开发费用。
三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我市民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资金、技术实力有限,缺乏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服务功能,因此应强化社会服务机构的建设。创建创业辅导中心,整合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经服中心、企管站、招商办等多方力量,为投资创业提供信息咨询、招商引资、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服务。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依托“江苏省中小企业句容网”,组建完善的网络服务平台,在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资料上报、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服务。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地方商会,充分发挥他们在沟通政企、业内协作、自我管理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