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

激发再创业热情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大力促进本土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2年7月31日   点击:5119
(2011 年 9 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通过政策扶持、环境优化、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一系列措施,使本土民营经济得到蓬勃发展,为富民强市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土民营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本土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任重而道远。
一、本土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1. 经济总量情况。截止2010年底,我市共有民营企业7821家,其中本土民营企业有4600余家,占58.8%;民营工业企业4509家,其中本土民营工业企业3200余家,占7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0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64家,其中本土民营工业企业211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0.1%。2010年规模以上本土民营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1.06亿元,实现税收2.37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39.9%。其中销售超亿元以上有14家,共实现销售收入29.29亿元,实现税收5872万元,占全部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14.4%。
2. 主导产业情况。我市本土民营企业涉及的行业主要包括输变电、建材、针织服装、包装行业等。
输变电企业共12家,是本土民营工业企业的主要销售大户。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主要产品有电磁线、纸包线、电线电缆、变压器配件等,其中电磁线生产企业7家,实现销售收入15.6亿元。代表企业中容铜业、联合铜材、天力变压器分别实现开票销售为:6.44亿元、4.07亿元和3.21亿元。
建材类规模以上企业共26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02亿元,占我市建材类产业销售收入的13.2%。主要产品有石子石料、砖瓦、水泥、新型建材等。代表企业东升混凝土、正大混凝土分别实现开票销售为:6744万元、5625万元。
针织服装企业有170余家,是本土民用工业企业的主要产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38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4.36亿元,占全市针织类产业销售收入的79.9%。代表企业一马先制衣和新利源实现开票销售收入为:1.43亿元、1.2亿元。
工艺包装类规模以上企业共计19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占全市工艺包装类销售收入的37.9%。代表企业有三园包装、兴开纸制品、一马先包装分别实现开票销售为1.49亿元、0.91亿元、0.79亿元。
医药、化工类规模以上企业共计23家。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占全市医药、化工类销售收入的44.8%。主要产品有各类化学试剂、医药中间体、催化剂等。代表企业天宁香料、天晟药业分别实现开票销售为1.1亿元、4147万元。
农产品及加工企业共计1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有6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77亿元。
3. 企业用工情况。2010年新增就业15317人,其中本土民营企业吸纳就业7288人,占47.6%。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本土民营企业现有职工约8.2万人,其中各级各类人才(高、中、初级职称以上)约2.3万人,占从业人数28.05%,其中高中和中专学历1.9万人,占从业人员23.17%;大专学历2036人,占2.48%;本科以上700人,占0.85%;初级职称1048人,占从业人员1.28%;中级职称600人,占0.72%;高级职称100人,占0.12%;本地人才2.18万人,占26.7%,近两年引进人才1200人,占1.4%。
4. 科技创新情况。本土民营企业中,2010年申报专利547件、发明专利38件、获得专利授权449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其中201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五洲电磁线、科达技术、三泰轻工、华正电气、丰源种业、联合铜材),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0家;拥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2个,工程中心7个。拥有国家驰名商标1个(中容牌),省著名商标12个,其中工业商标8个;省名牌产品 10个,其中工业名牌2个。(详细情况见附表)
二、本土民营(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总体看,我市本土民营企业规模、产品档次、创新能力方面竞争力都比较弱,而且绝大部分是家族企业,具有家族企业普遍性的缺陷。
1. 创业发展的内动力不足。很多企业存在“小富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究其原因,不是我市的企业家怕苦怕累,确实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因为这些企业家都是企业的创始人,从年轻创业打拼到现在,年龄渐大,而他们的子女大部分无意继承父业,都另谋其他职业,企业发展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使企业家丧失了继续发展做大的信心。因此,守摊子现象较为普遍,缺乏长远的发展策略和创新动力。
2.企业规模不大,创新能力不强。我市规模以上本土民营工业企业有211家,占全部民营企业的4.58% 。销售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4家,主要是三圆制桶、盛业管件、天力变压器、华阳金属管件以及几家电磁线企业。销售10亿元的本土民营企业目前还没有,上市企业也没有,与丹阳相比具有很大差距。(丹阳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有600余家,上市公司有7家)由于企业规模不大,发展的内动力不足,企业对人才不够重视。相比而言,一些规模稍大的企业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如盛业管件、华阳金属管件、三泰科技、中容电气等,对人才有一定的渴望,但主要引进的是生产环节的技术型人才。对企业管理型人才和科研创新型人才不够重视,家族式管理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企业就是企业主一个人既管理企业生产,又外出跑销售。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水平不高、创新意识不强制约着企业做大做强。
3. 科技水平较低,产业层次不高。本土民营企业大多脱胎于以前的乡镇企业和私人作坊,大多数是生产粗放、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针织制帽、制袜、采石、砖瓦窑等产业,规模小,发展慢,科技含量低。具备一些科技含量和产业雏形的只有输变电产业。如天力变压器,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省民营科技企业,同时也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而其他企业大多从事的是低端的干式变压器和电磁线生产,未能涉及该行业的高端产品。
4. 生产要素制约明显。本土民营企业在扩张壮大的过程中,生产要素制约日益突出。一是生产成本上升。由于钢铁、有色金属材料、化工原料、煤、电、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大,造成许多本土民营企业成本大幅度上升,赢利空间减小。二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三是资本运作层次低。一方面,间接融资瓶颈加剧。从去年开始,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已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0.5%,为1984年以来最高。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资金使用成本都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意识比较淡薄,还没有一家企业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
三、加快本土民营(工业)企业发展壮大的建议
1. 激发再创业欲望,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企业能否发展壮大,首先取决于企业家的创业欲望。一要增强企业主发展的信心和热情。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明确长远发展目标,激发他们做大企业的欲望。二要加强企业家培训,特别要注重对新生代企业家(二代民营企业家)的培训。企业的后继发展寄希望于新生代企业家身上,要为新生代企业家提供高层次创业培训,激发新生代企业主的创业热情,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使企业后继有人。
2. 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要重点引导规模以上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经济学家通过对大量家族企业研究表明:家族规则有利于创业,不利于发展。在特定条件下,家族成员及其之间的忠诚信任关系作为一种节约交易成本的资源进入企业,家族伦理约束简化了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这时家族企业就能成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但是,当家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其内部有限资源和家庭或家族成员管理能力不高而导致的其内部交易成本大于那些非家族制企业的竞争对手、造成竞争能力低下时,那么家族企业就是不合理的和低效的。工业化或现代化历史研究也表明:在发达的经济中,专业技能越来越决定着劳动的报酬,用人的标准更多的是能力而不是特殊的社会关系。家族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制约了优秀人才进入企业管理层。因此,随着现代化过程的进展,随着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分工合作体系的日益扩展和繁复,家族企业能否突破家族封闭的圈子,能否超越亲情,从非规范的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转化,对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家族企业发展要实现突破,就要引入非家族的专业经理人员进入企业,让职业经理掌握经营权,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家族企业与社会人力资源有效地融合。
3.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本土民营企业大多数是中小规模企业,要发展壮大,还需要多方面扶持。一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信息查询、培训咨询、技术创新、检验检测、设备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民营企业共性需求。二是建立健全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加大扶持中小企业担保中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融资担保领域,创办商业性的民营贷款担保机构;支持中小企业采用会员制等形式组建自我服务、自担风险的互助性担保机构;搭建银企信息交流沟通平台,促进银企合作。三是加快民营企业资本运作步伐。成立创业投资基金,扶持我市的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发展。加强与证券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机构的合作,构建民营企业上市辅导平台,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实现快速扩张。四是强化技术创新。依托大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及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定期组织企业与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对接与合作,鼓励和引导企业从扩能开发转向自有产品提档开发;全力争取高校院所在我市设立科技研发机构,促成研发成果就地转化,以更加灵活务实的招商手段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五是增强研发能力。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加快研究开发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有品牌、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提高竞争力。六是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名牌培育力度和扶持力度,打造具有句容特色的民营企业名牌群体。
4. 优化发展环境,降低企业创业成本。一是优化良好的政策环境。认真贯彻新“国三十六条”、《关于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苏政发[2010]90号)以及我市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提高运用政策的能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洼地”。二是优化良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保障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权、财产所有权,依法维护企业业主的合法权益,让民营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主动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财政支持力度。合理用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等各类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兴产业、“两化融合”,技术成果转化、制定标准、创建品牌,以及公共服务平台与载体建设等,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支持效能。同时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对上争取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