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

关于对全市“五五”普法实施情况暨“六五”普法启动工作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2年7月31日   点击:5652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安排,内司委对我市“五五”普法实施情况以及“六五”普法启动工作进行了调研,听取了司法局的工作汇报,征求了相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五五”普法实施的基本情况及成效
全市“五五”普法工作自2006年启动实施以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普法规划,紧紧围绕推进依法治市目标,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在加强普法宣传、创新普法形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市普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法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先后被评为省“五五”普法先进市、“2006-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市”。我市“五五”普法工作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组织网络,普法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五五”普法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专门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66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各镇(管委会)也进一步健全了法制宣传教育领导体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工作人员。每年,市委办、政府办专门转发《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市普法办把任务分解到各镇(管委会)、各部门。市政府在经费和人员队伍上对普法工作给予充分的保障,把普法经费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组建普法队伍深入机关、单位、学校、企业、工地宣传。通过一系列的扎实举措,全市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普法组织网络,保证了普法工作层层有领导,层层有人抓,使普法工作顺利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强化普法重点,公民法律素养明显提升。市政府及各级普法部门以全面开展“法律八进”活动为载体,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管理人员和农民等普法重点对象为切入点,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了普法教育的成效。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五个一”活动为载体,进行全方位的法制教育,大大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行政意识。在全市中小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开展一系列普法教育活动,增强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成立了企业职工普法讲师团,在我市30强企业巡回宣讲,企业管理人员依法管理、依法经营意识普遍增强。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工地”和“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等,提升了农民和农民工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三)创新普法举措,法制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市政府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抓法制建设,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载体,拓宽了法制宣传教育的范围、形式和内容,法制宣传教育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积极打造普法教育阵地,相继建成了依托市看守所设立的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普法教育基地、下蜀镇法制文化广场、葛仙湖公园市民法治文化公园等一批普法阵地;在电视台开办“法治经纬”专栏,开通句容普法网,编发普法简报;编导法治文艺节目,到驻句部队、监所和基层社区演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了报纸有文、电视有像、电台有声、手机有信、生活中有景观,广大市民普遍受到了法律熏陶和普法教育,法治城市建设新形象和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对开展“六五”普法工作的几点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普及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法制宣传教育、法律贯彻实施的任务更加繁重。同时,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转型期矛盾日益凸显,不同利益群体诉求相互交织,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六五”普法工作任务更加艰巨。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普法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法制宣传教育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于服务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推动科学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结合起来。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认识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政府及各镇(管委会)和部门要稳定普法队伍,加大经费投入。认真制定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强化检查指导,上下齐抓共管,确保普法工作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突出重点,夯实基础,促进普法工作深入开展。要深化“法律八进”活动,在注重普法对象广泛性的基础上,继续将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作为普法教育工作的重点。要把领导干部和机关公务人员学法作为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督促广大公务员加强学习与履职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要继续做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培养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要切实加强农村普法,使农民了解和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途径和法律常识。要积极探索城镇流动人口和农村留守人员的普法方法和途径,努力消除普法盲点。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普法教育,增强诚信守法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能力。
(三)进一步结合实践,普治并举,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要坚持以普促治、普治并举原则,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活动,切实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要从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入手,狠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公务人员的法治理念,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自觉性。要加强执法监督,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要全面开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社区等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加大对基层民主法治先进典型的培养和宣传力度,提高基层民主自治和依法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增强普法工作实效。要积极整合法治宣传资源,构建和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大格局。在内容上,要以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形式上,要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传媒手段,从群众身边的本土案例入手,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品牌法制节目,努力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亲和力、吸引力。要继续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法制故事、诗歌、歌曲、舞蹈、书画等法制文艺弘扬法治精神,不断丰富法治文化内涵,使法制宣传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