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

关于评议市政府卫生工作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2年7月31日   点击:7372
根据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评议市政府卫生工作方案要求,评议工作小组于8月上旬在市卫生局召开了评议动员大会,先后听取了市卫生局、财政局、药监局、物价局、工商局、社区办等部门的情况汇报,分别召开了卫生局部分中层干部座谈会、三级卫生医疗机构负责人及医务工作人员座谈会、部分市人大代表以及患者代表座谈会等,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形成评议意见。
一、近年来我市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卫生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基本实现卫生事业现代化为目标,全力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1. 医疗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市以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目标,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了以市级医院为龙头,16家乡镇卫生院为枢纽,120家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卫生服务网络,在城区建有4家医保定点药店,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市11家医疗卫生单位新建了用房,改扩建了12家卫生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投入1.8个亿。市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评审,市妇幼保健院创成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以市中医院为核心创成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建成省级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镇江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建成镇江市重点专科1个,创成镇江市规范化检验科12家、镇江市规范化药房1家、镇江市合格药房13家、镇江市合格供应室8家。医疗单位硬件设施和功能日趋完善,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平安医院创建、医院管理年活动、急救医疗管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等工作推进有力,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2. 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国家认可实验室,构建了城乡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区域疾控工作和疾控机构绩效评估位列镇江辖市区前列。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全面建成。完成句容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建设了覆盖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字化决策指挥系统,建成卫生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创成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市,有效提升了卫生应急水平。三是城乡一体的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全面覆盖。构建了以市卫生监督所为龙头,基层卫生防保所为网底的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市区华阳南路创成全省九条餐饮卫生示范街之一,消除了C级学校食堂。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渐趋完善。我市从03年建立新农合制度以来,不断完善和巩固,已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群众欢迎的一项民生工程。参合率由05年的88.9%提高到2010年的99.9%,基本实现全覆盖。筹资水平从05年的人均50元提高到2010年的180元,各级政府财政补助由05年的人均25元提高到2010年的130元,住院实际补偿比一直位于镇江辖市区前列。新农合在全省“三率先一独创”,即:在全省率先实行新农合与居民医保并轨管理,率先实现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联网管理和计算机直报,率先通过新农合县级业务系统省级验收,依托新农合制度,独创了学生大病救助“句容模式”。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巩固,不仅在群众“看得起病”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有效地遏制了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4. 卫生队伍人员素质得到较快提升。一是加强卫生部门机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责任感。完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打造高效廉洁机关。二是深化医德医风建设,在卫生系统内部组织开展行风建设、廉政文化进医院、建立《医德医风民主监督卡》等活动,加强监管,正面引导激励。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近两年共引进本一以上毕业生35名,其中研究生11名。公开招考本一以下毕业生67人,培育镇江市“169”科技骨干和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各1人,句容市“313”人才24人。实施“215”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对350名各类人才建立分期分批培训机制。
5.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见成效。2010年,我市相继出台《句容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句容市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意见》和《句容市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政府补助方案》等。在镇江市率先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在国家和省增补的599种基本药物的基础上,根据镇江市基本药物目录,将基本药物增补到777种,1061个品规,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及时调整医保药品报销目录,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疗保障报销范围。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组建以市人民医院为核心、其他公立医院为成员的句容市医疗集团,医改工作走在镇江辖市区前列。
二、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的医疗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受县域经济和卫生现有机制的影响,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面临许多困难,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市小康社会建设,阻碍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 财政投入相对不足。近年来,市财政对卫生投入增长比较快,但水平依然较低,与我市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相比,卫生事业费的增长幅度较为缓慢。医院的生存、积累和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医院的业务收入。由于政府相对投入不足,基本医药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的生存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新农合筹资水平与其他县市相比尚有差距,少数重症病人因病致贫现象仍有发生。公立医院难以全面履行应有的职责,城区医院药价虚高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 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现有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我市的优质资源向城区个别医院集中,基层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因职工待遇低,人才外流现象严重,造成乡镇卫生院卫技人才断层。城区医院则吸引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往往出现诊疗人满为患的现象,而方便且成本低廉的乡镇卫生院因基础设施和卫生服务能力跟不上,很少有患者问津。
3. 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实用人才不足。一方面,由于收入待遇及用人机制等方面原因,各医疗单位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医技人才紧缺,知识结构欠佳,难以形成卫生人才群体。另一方面,人才的引进机制不完善,一些引进优秀人才方面的激励政策不能惠及到卫生行业。据了解,部分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还是七十年代核定的方案,人员编制严重滞后。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有待改进,要加强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
4. 医患矛盾时有发生。近年来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 医患矛盾日趋激烈。分析产生这些医患矛盾的原因,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有体制因素,有患方因素,有医方因素,有社会因素。不断加剧的医患纠纷既困扰着医院的发展和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又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分析以上问题原因,有的为政策因素,如药价虚高问题、农村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带来的生存发展问题等,这些有待于国家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后逐步解决。有的非卫生部门一家能够解决,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共同解决。
三、着力整改问题,进一步做好卫生工作的建议
市政府及卫生部门要抓住医改的契机,加强对卫生体制改革的研究,推进我市卫生体制改革向深层次推进。对于具体整改办法,评议组通过分析提炼,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大财政对卫生的投入。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逐年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并随着地方财政支出的增长,不断增加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比例。政府对卫生的投入,一是要重点用于乡镇卫生院的基础实施建设、人才培养和设备的添置,使乡镇卫生院的发展能够适应农村卫生服务的需要,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二是要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构筑牢固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突出重大传染病、艾滋病等社会影响较大疾病的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确立社会保障机制。评议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今年重点工程:国家标准化疾控中心,由于多种因素,项目推进速度不够快,希望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快落实,积极推进。三是进一步提高医保筹资标准,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2.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抓紧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在区域卫生规划的指导下,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合理控制和调整全市医疗机构的总量、规模、层次和布局,使全市的城乡医疗机构在布局方面达到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的要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达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目的,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针对医改政策的调整,加强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绩效管理,大力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加大卫生支农力度,选派城区优秀医务人员分期分批到农村工作,实行技术帮扶与智力支持相结合等形式,逐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统筹协调发展。建立弱势群体医疗救助机制,聚集多方力量,多渠道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特别是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督与管理,理顺机制,整合资源,切实保障百姓的健康与安全。
3. 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稀缺而又可增值的资源,没有人才,就没有事业的持续发展。一是要留住人才。要通过发展卫生事业来吸引人才,聚集人才,为技术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尽可能地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要引进人才。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享受其他行业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卫生人才匮乏问题。三是要培养人才。要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不断选送业务骨干、中青年医生到大医院和大专院校进修培训。四是要注重卫生干部人才的培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卫生干部队伍,推进卫生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4.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视搞好医患关系,既是广大患者的普遍愿望,也是医院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要正确加强引导,建立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一是建立信访接待制度。对患者反映的实际问题,能解决的切实解决,不能解决的认真解释,说明原因,在思想上达到共识。二是互相沟通。医务人员要站在患者角度,换位思考,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与患者交流沟通,使患者能够理解、支持和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三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确保医疗质量,杜绝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医疗责任事故要严格实施医疗责任追究制度。四是严厉打击“医闹”行为。对违法闹事,破坏医院秩序,伤害医务人员,损坏医院财物的行为,要依法打击不能手软,以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五是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防范解决机制。发挥好联合处理机构的作用,依法加大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力度,切实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5.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提升老百姓健康水平,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健康宣传教育入手,广泛普及防病常识,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群众的防病保健意识。一是全面落实社区卫生健康教育职能。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医生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加强随访,走村串户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把工作的主要精力从诊治疾病转到健康宣传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上来。二是加大送医下乡和卫生科普宣传力度。在坚持送医下乡、深化卫生支农等措施的同时,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巡回展览、电视、报纸媒体宣传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农村卫生科普宣传力度,让农民群众掌握基本的卫生常识和自我保健知识。